首例调解案件圆满落地 九年结算僵局终获破解
——记“林州市某工程项目”造价纠纷成功调解
一、案件背景:历史积案,矛盾尖锐
林州市某工程项目竣工后因结算争议悬而未决长达九年之久,部分原始签证及施工档案缺失,导致甲乙双方对结算依据分歧巨大、情绪激动。2025年3月,甲方获悉我协会成立纠纷调解委员会后,主动提交调解申请并附相关材料,迫切希望化解矛盾。经双方确认调解意向,委员会正式受理此案。
二、争议焦点:专业研判,精准切入
调解委员会迅速组建专项小组,梳理出五大核心争议:
1.预应力管桩材料价格认定;
2.项目各部位栏杆计价标准;
3.基坑回填土方计量与计价方式;
4.商品混凝土实际运距核定;
5.厨卫间天棚抹灰计价范围争议;
三、调解过程:高效推进,专业破局
首次调解(3月底):甲乙双方现场陈述诉求、激烈交锋,因分歧明显且情绪对立,未能达成一致。
深度攻坚(4月上旬):调解小组,密集开展资料补证、市场询价、规范比对及技术论证,形成专业分析意见。
二次调解(4月中旬):调解专家立足事实与行业准则,清晰阐释各争议点权责边界及风险利弊,出具《调解建议报告》。经充分沟通,双方态度趋于理性。
四、调解成果:九年坚冰,终得消融
2025年5月初,甲乙双方正式签署《调解协议》,一致认可报告中的解决方案,标志着这起历时九年的结算纠纷成功化解。根据当前回访显示,双方已依据调解意见启动最终结算程序。
五、社会反响:专业服务,赢得赞誉
双方企业高度评价调解委员会“专业权威、公正高效”,尤其对专家深厚的造价技术功底和严谨负责的服务态度表示衷心感谢,认为调解机制为化解行业矛盾提供了可靠路径。
下一步安阳市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委员会将持续跟踪本案结算进展,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调解流程、扩充专家库,为营造安阳市健康有序的建设市场环境贡献专业力量。
安阳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2025年8月